福清绑架案嫌犯申诉19年获释 曾遭刑讯欲撞墙
京华时报
黄兴获释后接过鲜花与母亲抱头痛哭。京华时报记者 王晓飞 摄
在去往老家祭祖途中,陈夏影与母亲开心交谈。
林家人手捧林立峰的遗像,站在法院外神情黯然。
“将近20年的时间,我思考了很多,经历了挚友的生离死别,在失去自由之后,我却找到了信仰。”陈夏影如是说。昨日,在经历了19年马拉松式的申诉之后,福建省高院终于对陈夏影、黄兴、林立峰三人作出重审判决:三人不构成绑架罪,并维持此前黄兴、林立峰犯非法拘禁罪的判决。陈夏影的父亲陈焕辉表示,当年陈夏影等人案发后曾被公安机关做过罚款处罚,公安机关一件事不能作出两次处罚,并且陈夏影等人并不是非法拘禁案的主犯。“我将再次申诉。”陈父表示。
1996年4月,福建省福清市发生一起绑架杀人案,黄兴、林立峰、陈夏影三人被认定为嫌疑人。当时,案件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福建高院两次发回重审。2006年,福建高院第三次作出终审裁定,判处黄兴和林立峰死缓,陈夏影因尚未成年被判处无期徒刑。
□现场
陈黄二人着便装听宣判
昨天上午8时许,两辆警车载着陈夏影和黄兴再次驶入法院大门,19年来,每一次的重审开庭、宣判,他们都要在这里通过,已经记不清楚被警车拉进大门有多少次。而站在门外等候宣判的陈、黄两家人,心中再次充满期待,祈祷他们这次能被当庭释放。
法官通知陈夏影和黄兴家人,可以将陈、黄二人的衣物转交法官,让两人换上便装等候宣判。
“我们就知道,今天肯定会(被判)无罪。”陈夏影的父亲陈焕辉兴奋地说。
8时30分,陈、黄两人家属被允许进入法庭。作为该案已亡故的林立峰的代理人林母,直到近9时才匆匆跑入法庭内。“路上太堵。”林母解释道。
上午9时,身着白衬衫、牛仔裤的陈、黄二人被法警带入了法庭。法官示意法警打开陈、黄二人的手铐,此时原本没有表情的陈、黄二人转头相互对视了一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之后,法院宣布开庭,并宣读起诉书。大意是经再审法院审理查明,原判认定黄兴、林立峰、陈夏影共同绑架唐某勒索亲属未果后将其杀害并抛尸的事实及所依据的证据,经再审,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不能成立。
法院综合评判称,本案缺乏与原判认定事实相关联的客观性证据,现场未提取到与三原审被告人有关联的实物证据。在绑架人质现场,提取的撬柜箱的菜刀未检出三原审被告人的痕迹,提取的两张勒索字条,三原审被告人对书写人有不同供述,先说是黄兴,后又称是三人的朋友叶林所写,但经笔迹鉴定,排除系叶林或三被告人所写,后三原审被告人又称是林立峰找街上摆棋谱的人代抄,但未查到三人所称的代抄人。
因此,法院认为勒索字条和菜刀不能确认与三原审被告人有关联。
法院称,在三原审被告人所称的关押、杀害人质的现场,未提取到被害人唐某留下的血迹、毛发、体液、指纹或足印等实物证据,而原审被告人的有罪供述的真实性不能确认。三人虽曾多次做过有罪供述,但口供反复,供述不能与现场实际情况相一致。其中,关于提议绑架、杀人日期、作案过程等诸多环节均存在前后矛盾、相互矛盾之处。
法院认定,全案证据不能形成完整、排他的证明体系,三人不构成绑架罪,原审判决应予以纠正。
最终,福建省高院判决,撤销原审判决中关于绑架罪的部分,即:黄兴、林立峰被判处死缓,陈夏影判处无期徒刑。维持之前判决有关非法拘禁罪的部分,即:被告人黄兴、林立峰犯非法拘禁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追缴黄兴、林立峰、陈夏影的非法所得,各人民币5000元、4000元、5000元,上缴国库。
听到判决,林母嚎啕大哭:“儿子你终于沉冤昭雪了。”
“林妈妈,你还有我们呢,以后我们照顾你。”陈夏影抱着林母安慰道。站在一旁的陈、黄两家人也难掩激动之情。
“杀人了还不枪毙。”此时旁听席另一侧的该案被害人唐明的母亲对于判决并不服气,但法庭内已经被陈、黄两家人的哭声所掩盖。
随后,陈夏影和黄兴被法院工作人员带走。
前往监狱办理释放手续
上午9时30分,陈夏影和黄兴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榕城监狱办理释放手续。林立峰的母亲及舅舅也拿出林立峰的遗像,站在监狱门口等待办理相关手续。“他一定看得见的。”
“火化那天,林立峰的遗体眼睛瞪得很大很圆。”林立峰的舅舅指着天说,“今天他终于可以瞑目了。”
黄兴的家人手捧鲜花焦急等候在监狱门外。“他是我最亲的弟弟,昨天就准备了66朵玫瑰和满天星,让黄兴出来后六六大顺。”黄兴的堂姐说。
半个小时后,一名法院工作人员从监狱内走出来,让林立峰的母亲签收了法院判决送达回执。
上午10时10分左右,陈夏影和黄兴一同走出了监狱,两人的家属及林母拥上前去,紧紧抱住他们。
“我们终于自由了。”陈夏影有些激动,但一旁的黄兴却很少说话。
第一时间回到老家祭祖
根据福建当地的习俗,从监狱出来后第一时间要回祖宅祭祖。昨天上午,记者跟随陈夏影一家驱车100余公里,回其福清老家祭祖。一路上,坐在父亲雇来的中巴车上,陈夏影除了与母亲、记者简短交流一些狱中情况外,多数时间凝视车外沉默不语。
中巴车驶入陈家祖宅所在村庄时,村民们点燃了自家门口的鞭炮。“他是我们村的名人,这孩子这么老实,我们都不相信他能干出那种事。”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在祖宅,陈夏影跪在了爷爷奶奶的遗像前,默默地低下了头。“奶奶一直说要等到夏影平反出狱,但最终还是没挺过来,十多年前就过世了。”陈夏影的婶婶回忆,老人临终前还在念叨陈夏影。
陈夏影称,他被抓后曾经历刑讯逼供,终审被判有罪后一度想以死寻求解脱。“我现在都不知道手机怎么用,感觉自己丢了19年的时间,一下子从17岁就到了36岁。”
□专家说法
三人申请赔偿各不相同
获知陈夏影无罪释放的消息,著名刑诉法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表示:“在冤案平反方面,福建高院在全国开了一个好头!这个举措值得肯定!值得大书特书!”
洪道德分析,该案件的意义在于我国的人民法院在冤案平反方面终于取得了一个新突破,“冤案平反一般基于两个条件,第一是‘亡者归来’,第二个情况是‘真凶出现’,在两个条件都无一具备的情况下,福建高院凭借该案中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以及案件中所存在的与事实、证据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定罪标准,再审后推翻原来的有罪判决,从这一点上说,开创了一个平反冤假错案的新局面。”
>>赔偿 林可再主张死亡赔偿金
洪道德称,对冤假错案的处理一般分4步,分别为纠错、赔偿、追责、防范。就该案而言,宣告3人无罪,福建高院已经走完了第一步,第二步接下来就是进行国家赔偿问题。而黄兴、陈夏影和林立峰三人的情况各不相同。
洪道德称,黄兴在申请国家赔偿时,赔偿时间计算中要减去因非法拘禁罪所获得的3年刑期,“如果被关了19年,则应按照16年计算。”按照2014年的人身自由损害标准算,每一天应赔219.72元。
陈夏影当年未成年免予刑事责任,所以应该主张19年国家赔偿。
林立峰,2008年1月24日因患直肠癌死于狱中。此时,他已经服刑12年。就其赔偿问题,洪道德称,应该减去其犯非法拘禁罪的3年刑期,至其病亡,应为被关押了9年,可主张9年的人身自由赔偿金。因其病亡,家属亦可主张死亡赔偿金。
另外,3人可视具体情形,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
>>追责 责任人均应回当年原位
“到底应该追谁的责?当年的判决是法院作出的,但法院是依据的公安、检察院的事实和证据进行的审理判决,只追法院的责任显然不能,”洪道德称,“如果连公安、检察院一起追,那人家会称错案也不是其造成的,公安、检察院会说,我向法院移交了材料,谁让你不好好审查?”
洪道德认为过去的案件都涉及到“追责”这个问题,追谁?追多少?就每个机构来讲,在参与人作出了集体决定的情况下,应该让集体中的每个人承担怎样的责任,这是非常难追的。
但是,洪道德认为若该案中所涉及的公检法人员因为办理该案件而受到嘉奖或是升迁提拔,“那都应该再拿回来。错案追究责任,唯一能做的就是重新回到原位上来,受到的经济奖励退回来,被因此提拔的,要重新给免了,比如一个普通民警,因为办理该案当上了领导,现在案子被证明是冤案,那你还是得回到民警的位置上来”。
洪道德认为,按照法律规定,刑讯逼供则一定要被追究责任,但这个和错案追究是两回事,“按照法律规定,只要有刑讯逼供,那就是犯罪。错案责任,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从头回到原位上来。”
□对话
陈夏影:遭刑讯逼供曾想撞墙解脱
京华时报记者:今天宣判后,你很淡定,是不是已经知道会被释放?
陈夏影:我一直坚持认为,我能看到平反的这一天。昨天晚上就有预感,我太兴奋了,今天凌晨两点就起来了,睡不着。
京华时报记者:回家的时候,你一直看着车窗外,在想什么?
陈夏影:在监狱中经常在想回家的路是什么样子,今天终于看到了。
京华时报记者:你自称被刑讯逼供,侦查机关是如何对待你的?
陈夏影:刚开始的时候拳打脚踢,后来手被铐在背后,用东西撬、塞矿泉水瓶,花样很多。我被打得没办法,就对他们说,你放开我就承认。他一放开,我想去撞墙没撞到,被一个人扯住了。这种情况持续了差不多三天三夜,也没有睡觉,还不如死掉。做了第一份认罪笔录之后,我就跟他们说案子真的不是我做的。他们不相信,一说就拳打脚踢,讲了没有用,还不如不讲。我想如果碰到检察院,或者碰到上级领导,再跟他们讲。
京华时报记者:那之后检察院提讯的时候,你仍然做过有罪供述?
陈夏影:检察院第一次提审我的时候,他们穿便服,没有说他们是检察院的,我误以为他们是刑警队的,我就按照刑警队的笔录做,刑警队的人也都在场。后来福州市公安局几个民警也来提审我,开始福清刑警队的人在场,我做了有罪供述,福清刑警队的人走了之后,我跟福州公安局的人说不是我做的,他们逼我这样做的。福州市公安局的人看我的供述前后不一样,他们就没有继续做(笔录),只做了一半就走了。
京华时报记者:为什么说死是种解脱?
陈夏影:当时我真的没办法接受,回看守所的路上,突然间有一种念头,很想死掉。死亡可能是一种疯狂的解脱方式,但那时候是一种诱惑。后来冷静想一想,我死了爸妈怎么办,还是要坚持下去。
被害人父亲:“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儿子唐明被杀害后,唐国良遭受重创,不仅停掉了家里熟食店的生意,而且终日酗酒,以求忘掉丧子之痛。
5月11日,该案再审。唐国良从福清赶到了福州,但始终没有露面。
5月26日下午,记者接到了唐国良的电话。唐国良在电话中说,该案若改判,对这样的结果“永远不服”,并表示要“讨还公道”。
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打通唐国良的电话,他在电话那端说,“他们3个不是凶手,那真正的凶手在哪里?”“我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办。”
□回放
陈夏影、黄兴和林立峰案件涉及2项罪名: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据查,这两项罪名分属两个不同案件。按照陈夏影的父亲陈焕辉的说法,非法拘禁的案子发生在1995年9月,并且已经被公安机关处理完毕。
1 非法拘禁案
伙同他人抓人要钱并获报酬
根据检方指控,1995年9月21日,黄兴、林立峰、陈夏影到吴某(另案处理)的家中,恰逢潘某、倪某(均另案处理)也在该处。言谈中,黄兴、林立峰、陈夏影得知倪某因帮助他人办理出国护照被林某骗去了十几万元,于是拟向林某的妻子王某讨回该笔欠款。应潘某和吴某的要求,黄兴、林立峰、陈夏影随同倪某和潘某雇乘出租车到福州市区,但没有找到王某,遂返回福清。当晚,黄、林、陈还有倪某、潘某、吴某等人聚在了一家宾馆内商议讨债事宜。潘某表示要到福州抓走王某的女儿,叫王某拿钱赎人。其他人对此建议均表示同意。
9月22日上午,黄、陈、林等三人伙同倪某、潘某再次雇乘出租汽车来到福州市区,趁王某女儿中午放学之机,拦路将其拖上出租汽车并带到了福清的宾馆内予以关押。随后,黄兴打电话给王某,要求对方准备美金15700元到福清赎回女儿。
当晚,黄、陈、林三人与潘某、倪某将王某的女儿转移到海口侨联附近一家旅社内。
23日上午,潘某再次打电话给王某,要求其将筹到的14000元美金带到福清交给倪某的母亲。
当天中午,倪某母亲收到赎金并转交给潘某后,王某女儿由倪某母亲转交给了王某。
此后,潘某分给陈夏影等人17000元人民币,其中黄兴分得4000元,林立峰分得3000余元,陈夏影分得4000余元。公诉机关称,3人将赃款挥霍。
2 绑架案
三人被控绑架杀害13岁少年
1996年4月27日晨,家住福清市农械厂宿舍的唐国良回到家发现,前一天晚上独自在家的13岁的儿子唐明失踪了,家里的桌子上留下一张索要7万元的勒索字条。当晚,唐家在警方的陪同下去约定地点赎人,对方没有出现。第二天上午,唐家又收到第二张勒索字条,一夜过后,仍没有任何消息。
5月20日,有村民发现了唐明的尸骨。尸体被发现时已经高度腐烂,呈白骨化。法医判断,死亡的时间在一个月之内,死亡性质为他杀。
福清警方将此案命名为“4·26”绑架杀人案,时值“严打”时期,要求重大刑事案件从快侦破。
1996年5月22日,福清市公安局成立“4·26”绑架杀人案专案组,以市局副局长为组长。据当地媒体报道,此案由福建省公安厅挂牌督办,限期破案。
但初期侦查并不顺利,尸体现场和作为绑架现场的唐明家里均未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根据福清警方出具的办案经过,警方通过走访排查,召开群众大会,将侦破范围缩小在唐明父母的食杂店周围,重点调查经常出入该店,又有吸毒劣迹的青少年。
1996年6月2日,林立峰、黄兴和陈夏影被福清警方秘密抓捕。当夜,林立峰首先做出有罪供述,承认和黄兴、陈夏影共同策划实施绑架并杀人,黄兴和陈夏影也在第二天“坦白”。
福州市检察院在后来的指控中称,黄兴、林立峰、陈夏影因经济拮据,于1996年4月24日在陈夏影家策划绑架唐明,26日晚雇用一辆柳州车,对唐明实施绑架后运到陈夏影家。三人先后商拟两封勒索字条找人代抄,并送到唐明家里,索财未果后恐罪行败露,于28日晚共同抓住唐明,扼住喉部致其死亡,然后抛尸。
1996年7月22日,《福清时报》以《撩开迷雾见真凶》为题对“4·26”绑架杀人案进行了大幅报道。
□大事记
◎1998年3月2日
福州市检察院提起公诉。
◎1998年11月6日
福州市中院第一次对该案做出一审判决,黄兴、林立峰、陈夏影犯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判处黄、陈死缓;陈夏影因参与绑架时未满18周岁,从轻判处无期徒刑。三被告人不服判决上诉。
◎1999年9月2日
福建省高院作出第一次裁定,认为原审对上诉人犯绑架罪的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
◎2000年4月11日
福州市中院重审后作出第二次一审判决,黄兴和林立峰被加重判处死刑,陈夏影仍是无期。
◎2001年7月9日
福建省高院再次裁定发回重审,理由仍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本案发回重审后,仅补充对被告人林立峰忏悔信的笔迹鉴定,其它的问题和情节仍未查清。
◎2002年8月22日
福州市中院第三次做出有罪判决,对黄兴和林立峰刑罚重新改回死缓,陈夏影获刑无期。
◎2006年11月25日
福建省高院作出终审裁定,认定原判绑架罪“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维持一审判决。
◎2008年1月24日
林立峰在狱中因患直肠癌病逝。
◎2015年5月
该案重审开庭。
京华时报记者 王晓飞 张淑玲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