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涉文物第一大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75人
来源:央视网
共和国涉文物第一大案2
共和国涉文物第一大案1
共和国涉文物第一大案3
4月10日,办案人员对追回的部分文物进行封存。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在公安部直接组织指挥下,辽宁公安机关会同北京、天津、内蒙古等6省区公安机关同步开展集中行动,一举破获公安部督办的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此案是建国以来单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和追缴被盗文物数量最多的案件,追回的被盗文物价值超过5亿元。
对于不少人来说,对“盗墓”的了解,更多来自于文学作品。诸如“下墓室之前要点一盏灯”、“随身携带黑驴蹄子”等细节经过艺术加工,使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这类违法犯罪活动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去年以来,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护区、建控地带以外周边连续发生多起盗掘案件,涉案文物价值巨大。但在犯罪嫌疑人冯某看来,自己的行为并没有书里那么多的讲究。
冯某:第一次干就是在牛河梁,2013年夏秋之交。(挖的时候)就用锹。咱这地方用不着洛阳铲,红山墓葬跟其他墓葬不一样,这东西,咱们也看一些节目什么的,说大墓几十米十几米深的,但是这儿很浅,最浅的就几十公分,用不了几锹就挖出来了。
在公安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辽宁公安机关会同北京、天津、内蒙古等6省区公安机关,成功打掉这些流窜多地、疯狂作案的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团伙,追回了以玉猪龙为代表一大批国家珍贵文物。
朝阳市公安局文保分局局长王红岩介绍,盗掘文物犯罪愈发专业化、隐蔽化,作案手段和所使用工具不断升级,文物保护和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更加困难。
王红岩:作案时间上,专门选择不为人知的时间。作案手段高科技、现代化,还有传统手法,星相学,他们有祖师爷级别的人物,看天象、看地象。还有就是反侦察能力很强。
本次行动抓获的最大一个犯罪团伙,其核心姚某被盗墓分子们奉为“祖师爷”、“关外第一高手”,精通红山文化,能够凭借星象准确判断墓葬位置。他的弟弟在分赃不均的情况下,加入了冯某的团伙,凭借看星象、土层等“家传手艺”,迅速成为了冯某团伙的“军师”。
犯罪嫌疑人冯某:拿着工具上山,到地儿之后,因为姚某有这方面的经验。因为他把地点提前看完了,就知道个至少是大概的位置,然后开始打探坑,看是死土还是活土,(如果)这块是活土的时候后,就说这块应该就是墓葬,就告诉从这儿往下挖。
公安机关掌握的信息显示,这些团伙成员组织、分工明确,有的使用专业工具和设备进行踩点、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有的游走于地下文物市场兜售所盗文物,形成从盗掘到销售的完整犯罪网络。而在被抓获的犯罪团伙中,甚至有公职人员参与。
姚某团伙成员邓某是辽宁省考古研究所技工,利用职务之便,将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一件珍贵玉器藏匿,并在随后进行销赃。邓某表示,在考古过程中私藏发掘所得,自己并不费劲。
邓某:百分之六十以上(有机会私藏),现在一般考古所人手(不够),全是我们这帮技工在工地里,他们(考古所正式员工)在工地里的时候很少,有时候来一会儿就走了,全是我们在工地里,照相、绘图等。
记者:你听说过你们的同行也像这样,发生过把东西揣自己这里的吗?
邓某:没听说过,这是实话实说。要不出事肯定不说,就像我要不是出事了我也不说。
而帮助邓某销赃的刘某,是内蒙古赤峰市公职人员,从事博物馆文物鉴定工作的他帮助邓某通过互联网寻找这件玉器的买家,并从中获得“介绍费”。刘某说,邓某当时向他描述玉器来源时,只说是“有一个当地农民在地里捡的”。
刘某:我以为这可能只是违纪,没想到是违法。我干这么多年的文物工作,当时我们学的是博物馆工作守则,《文物法》我还真就没认真学过,他说他捡的,我在工作中觉得他也不是撒谎的人,但是到今天我觉得他可能是利用了我。
案件侦破工作历时九个月,跨越了七个省区。专案组人员乔装成各种角色,在犯罪团伙成员经常出没的村落与场所与其周旋。案件进入收网阶段后。朝阳市785名民警组成的9支抓捕行动队同步展开抓捕活动。主要嫌疑人全部到位。朝阳市公安局长李超介绍:
李超:前期进行阶段,干警多少天不回家,深入古玩市场。能想象到的吃的苦都吃了。这次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数量、追回文物数、破获案件数都是(全国)第一。
虽然涉案文物价值难以估量,但是大多盗掘团伙分子并不能从中获得很多收入。犯罪嫌疑人冯某原本是在外打工,两年多前开始盗墓,他说,这项“新行当”并没有对自己的生活有明显的改善,只带来无尽的后悔。
冯某:其实如果不干这个,做些其他的也足够养家糊口,生活也不一定差到哪儿去。就是,这种东西还是得不偿失,犯不上。